当前位置:首页 > 课程 > 正文

课程资源开发技术路线

  • 课程
  • 2024-04-15 20:57:31
  • 7958

I、教师怎样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

教师如何开发和使用课程资源?

1充分理解教材:老师不敢改动教材。

一个好的老师必须克服这个障碍。

无论采取什么学习材料,都必须改变。

但是要有一个前提,就是你要知道什么样的改变是真实的、有意义的。

所以首先要彻底理解学习材料,然后再超越学习材料。

2补充教材:资源有一种,就是老师的个人智慧。

他的阅读、记忆和思想的批判性都是来源。

教师应该让课程变薄或变厚,让课文成为“我的”,带来我个人的智慧并添加相关资源。

每个老师不一定都有绝活,但是每个老师都必须通过这个关卡:他必须能够“填资源”。

3更新学习资料:更新学习资料或更换学习资料也可以称为学习资料开发,即重新开发学习资料。

这与一般意义上的补充学习材料不同。

一般意义上的教辅材料是集合,“更新教材”不仅仅是集合。

同时补充课程资源是必要的,但补充的课程资源应该为学生提供方便,至少提供阅读的舒适度。

学科资源:

指课程要素的资源,是课程实施的必要、直接条件。

课程资源结构包括校内课程资源和校外课程资源。

校园内的课程资源除了课本之外,还包括教师和学生。 校园内的各种特色课程和校园内的各种活动也是重要的课程来源。

校外课程资源主要包括校外图书馆、科技馆、博物馆、网络资源、本地资源、家庭资源等。

基本介绍:

我国课程资源的分类大致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根据《基础教育课程纲要》《改革概要(试行)》分为校内课程资源、校外课程资源、信息化课程资源三类)明确提出:“合理开发利用校内外不同的课程资源。 学校。 学校要充分利用图书馆、实验室、专业教室和各种教学设施。

其次,根据课程资源的性质,课程资源可分为自然课程资源和社会课程资源。

自然资源,简单理解,就是来自自然界的真实存在的东西,如动植物、微生物、食物链、生物圈等。 用于地理教学,如气候、天气预报、四时、二十一等。 四节气等,适合作为气象学的来源。

学生在接触自然的过程中了解自然,了解维护生态平衡、保护自然的重要性。

社会课程的来源包括公共物体和公共场所、社会交往过程中产生的人类交往活动和人际关系、群体行为规范、同伴群体的影响、个体的人格特征、合作原则等。 礼节原则、价值观、信仰、宗教伦理、风俗习惯等,这些社会资源将直接或间接转化为课程资源,引导和影响学生群体的发展。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