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 > 正文

工学结合一体化六步教学法

  • 教学
  • 2024-06-14 10:06:09
  • 4825
"课堂教学六步法"的基本内容包括哪些全国著名特级教师魏书生精心设计、饮誉全国“课堂教学六步法”:1.定向;2.自学;3.讨论;4.答疑;5.自测;6.自结。 这六步,我认为只能作为基本的课堂教学结构,但并不意味着这六步在每堂课上都是不可或缺的。 根据课文本身特点和学生理解课文难易程度,有的步骤可少用甚或不用。 如浅近的若能“自学”解决,“讨论”就可不用,“答疑”也可少用。 “自测”效果很好,“自结”便可省略。
六步课堂教学法的特点是:第一,每堂课通过定向,师生都明确教学目标,从而可以从教与学两个方面提高效率。 第二,突出自学,显示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 自学遇到疑难,可以通过在教师指导下的集体讨论解决,把个体的学习与集体的切磋统一起来,就能产生相互学习、相得益彰的效应,第三,自测、自结,使学生当堂能获得自学的反馈信息,并在总结中提高认识、把握规律,有利于以后的学习与实践。
从教师的教学工作角度看,这显示着:第一,把某些教学工作下放给学生,体现着教师教学思想的民主化;第二,让学生参与部分教学工作,意在让学生了解学习过程,以提高他们学习语文的自觉性;第三。 教与学是对立的统一,学生了解教师的教学工作,有助于培养与提高他们的自学能力。
可以看出,魏书生其实是将管理扩充为教学,并将“教之法”移交给“生之法”。 “移交”的工作,主要的法子,是让学生“扮演教师的角色”。 让学生“讲课”,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责任感,增强学习信心,这在我们的许多语教师错误地把“活”弄“死”,日复一日、一篇又一篇地执着于“讲”与“抄”的情势下,仍有着现实的意义。 调动学生的兴趣,使之愿学、善学,才算是好的方法。 所谓“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之;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又从而怨之。 ”可见,教师的引导作用不仅是对学生有影响,也会直接影响到自己在学生中的地位。

什么是“六步教学法”?六步教学法的基本操作程序是:
定向—自学—讨论—答疑—自测—自结
定向:确定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并告诉学生,使之心中有数,方向明确。 例如讲《桃花源记》一课,生字有哪几个;词、虚词“焉”的用法,“妻子”、“阡陌交通”古今词义的不同;句,这一课的省略句式比较突出,列为重点;译,哪一段作重点译。 此外还要理解作者在这篇文章里所表达的政治思想以及这种思想的局限性。
自学:学生根据学习的重点和难点自学教材,独立思考,自己作答案。 不懂的地方,留待下一步解决。
讨论:学生前后左右每四人为一组共同讨论和研究在自学中没有解决的问题,寻求答案。 不能解决的问题,留待答疑阶段解决。
答疑:立足于由学生自己解答疑难问题。 由每个学习小组承担回答一部分。 然后由教师回答解决剩下的疑难问题。
自测:学生根据定向指出的重点和难点,以及学习后的自我理解,自拟一组约需十分钟完成的自测题,由全班学生回答,自己评分,自己检查学习效果。
自结:每个学生总结自己学习的主要收获。 教师在成绩优秀、中等、较差的学生中,选择有代表性的学生,讲述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收获,使所获得的知识信息得到及时强化。
这六步程序,可以依据课文的特点和学生理解的难易程度形成若干变式,如浅近的文章,以学生自学解决为主,其它两步可以省略;若自测效果好,自结则可略。
这一教学模式同时辅之以课外活动,扩大学生吸取知识信息的范围,使之学用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