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课程 > 正文

2022年版劳动教育课程标准全文

  • 课程
  • 2024-04-25 05:56:11
  • 2482

一、总则
1. 课程性质:劳动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必修课程,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2. 课程定位:培养学生劳动观念、劳动精神、劳动能力和劳动习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人格健全发展和社会适应能力提升。
3. 基本理念:以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坚持立德树人、德技并修、知行合一、因材施教。
4. 课程目标:
- 劳动观念: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和意义观。
- 劳动精神:养成勤奋敬业、吃苦耐劳、勇于创造的劳动精神。
- 劳动能力:掌握基本劳动技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劳动习惯:形成良好的劳动态度和行为习惯。
二、课程内容
1. 基本劳动知识:包括劳动知识、劳动精神、劳动技能、劳动态度等内容。
2. 劳动实践活动:
- 生活劳动:日常生活中的清洁整理、烹饪制作、家务维护等劳动活动。
- 生产劳动:参与种植养殖、加工制造、信息技术等生产性劳动活动。
- 社会劳动:参与社会服务、社区治理、志愿服务等社会性劳动活动。
3. 职业体验活动:通过参观考察、实习实训等方式,体验不同职业的劳动特点和要求,培养职业基础素养。
三、教学要求
1. 坚持实践导向,以劳动实践活动为核心,让学生亲身体验劳动过程。
2. 注重体验式学习,通过情景模拟、角色扮演、项目实践等方式,促进学生对劳动知识和技能的理解与掌握。
3. 培养劳动素养,在劳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劳动精神、劳动能力和劳动习惯。
4. 促进劳动教育与其他课程融合,加强劳动教育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课程内容的渗透。
四、评价方法
1. 过程评价:重点评价学生参与劳动实践活动的情况、劳动态度、劳动表现和劳动技能的形成。
2. 结果评价:评价学生劳动知识的掌握情况、劳动能力的水平和劳动素养的养成程度。
3. 综合评价:结合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全面评价学生的劳动教育成果。
五、保障措施
1. 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完善的劳动教育管理体系,确保劳动教育课程得到有效实施。
2. 完善教学设施:配备必要的劳动实践场所和教学设备,为劳动教育提供物质保障。
3. 加强师资培训:培养一支专业过硬、综合素质高的劳动教育教师队伍。
4. 营造社会氛围:推动全社会尊重和倡导劳动,形成崇尚劳动、弘扬劳动精神的社会风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