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课程 > 正文

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2023电子版

  • 课程
  • 2024-05-03 23:19:42
  • 673

1. 基本信息
制定单位:教育部
颁布时间:2023年2月
实施时间:2023年秋季学期
适用范围:全国普通高中
2. 框架结构
新课标由前言、课程总目标、课程内容、学业质量标准、实施建议和附录六大部分构成。
3. 课程总目标
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包括数学思维、数学表达、数学运算和数学应用四个方面。
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推理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创新能力。
促进学生数学兴趣的培养和数学方法的掌握,为终身学习和发展奠定基础。
4. 课程内容
课程内容分为六模块:
代数与几何(必修):解析几何、函数、几何初步、数列、概率与统计
函数与导数(必修):函数、导数与应用、三角函数、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
向量与空间解析几何(必修):向量、空间直角坐标系与方程、空间向量和空间解析几何
不等式与数学建模(必修):不等式、数学建模
统计与概率(选择性必修):统计与概率初步、数据分析、统计抽样、概率分布
微积分(选择性必修):微积分初步、函数积分与应用、空间曲线与曲面积分
5. 学业质量标准
学业质量标准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
6. 实施建议
教学理念:强调问题导学、探究合作、实践创新。
教学方法:多样化,包括小组合作、案例分析、项目式学习等。
教学评价:注重过程性评价和多元化评价。
7. 附录
数学基础知识:常见数学符号、术语、公式等。
数学公式表:三角函数公式、积分公式等。
数学计算器使用说明:指导学生合理使用计算器。
数学实验与探究:提供有启发性、挑战性的数学实验和探究活动。
8. 特点和创新
强调核心素养:突出数学思维、数学表达、数学运算和数学应用四大素养。
体现学科本质:重视数学概念的建构、逻辑推理的训练、问题解决的培养。
强化实践与创新:通过数学实验、探究活动和数学建模等方式,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加强数学史融入:适当融入数学史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推进教改实验:总结试点经验,不断完善新课标的实施。
新课标的实施旨在培养具有较强数学素养的高中学生,为其今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有效应用数学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