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课程 > 正文

高中新课程标准政治课一周几节

  • 课程
  • 2024-06-11 16:55:04
  • 3860
高中政治课程标准

中学政治课标准介绍如下:

1.如何认识中学思想政治课的本质

从核心价值观的角度讲,这是一门讲授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的课程;从基本内容来看,是一门提高对当代社会生活的认识和参与能力的课程;从培养目标来看,它是一门提升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课程。 因此,中学思想政治课的课程定位必须从学科体系和德育体系两个方面把握。

思想政治课作为一门专业课程,是集理论教育、社会认识、公民教育于一体的综合性课程。 与一般的专业课程相比,它们具有更全面的技术功能。 其设置是其他学习课程无法替代的,也无法与其他国家的课程相比较。

作为德育课程,应该说它代表了学校德育工作体系中的重要环节,具有区别于一般德育工作的课程特征。 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主动性,需要让德育工作真正做到无处不在、无所不在,让各种形式的教育活动和社会实践成为德育的重要载体。 该课程现在具有基础性和导向性功能,但还不能涵盖德育的全部任务。

总之,高中思想政治课设置,体现了开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基本原则、基本目标、基本任务、基本途径和基本措施。 我们应该从这个高度来认识和认识思政课的本质。

2.课程标准的制定是在什么背景下开始的?

(一)从客观形势变化发展的角度看

课程标准的公平性序言日益多元化的分布方法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的潮流以及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使我国的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

对于思想政治课建设来说,最重要的是1997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确立了邓小平理论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在2002年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确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

如何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立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发展阶段全面意识和时代重心提高课程目标和内容。 笔者认为,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主动性、实效性无疑是当前课程建设的主要任务。

在此宏观背景下,党中央、国务院、教育部相继发布了一系列相关文件,都提出了新的要求针对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特别是今年2月份《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声明》。 26日,再次明确提出“加快中小学思想道德和思想政治课程完善和建设”“努力建设适应21世纪的学校”“培养必要的道德素质”中小学课程体系”。

(二)关于课程本身存在的问题

各级有关领导多次作出重要论述。 例如:“现行课程存在很多弊端,其中大部分是繁、难、偏、陈旧。 ”

“中小学德育已成一体”成为十分薄弱的环节。 基础教育中的“链接”,主要表现在内容成人化、简单化,与认知规则不相适应,在方式方法上与身心发展特点、思想观念无关。 有学生的生活;不可能把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结合起来,把知识融会贯通。 当教学与行为发展相结合时,就产生了教与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现象。 ”

可以看到,客观形势的发展和课程本身存在的问题,使得思想上而且政治课比较难。

3.制定思想政治课程标准的主要依据和要求是什么?

(一)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学校的一系列文件德育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吸引力和吸引力

首先要牢牢把握本课程的独特性和价值、目标设定的基本原则和要求和实施。 例如,我们在处理知识点与思想政治观点的关系时,要坚持思想政治观点决定知识点的原则,知识点的选择必须服从和服务于思想政治观点的目的。 教育;马克思主义基本观教学,要紧密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现代化建设实际,与时俱进,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核心内容充分利用和整合德育各种资源,体现高中生思想道德教育的规律和特点;要与义务教育学校德育课程保持联系。 并与高校政治理论课逐步区别,以及构建适应21世纪发展需要的学校德育综合课程体系的思路

高中课程设置及课时安排

国家课程标准安排如下:

道德与生活2课时语文(8课时)数学(4课时)体育(4课时)艺术【包括音乐和美术】(4节)综合实践活动[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劳动和技术教育](3部分)地方和学校开发或选择的课程(3部分)。

综合课程是初级阶段的重点。 小学低年级开设道德与生活、语文、数学、体育、美术(或音乐与美术)等课程;小学中高年级开设伦理与社会、语文、数学等课程;、科学、外语、综合实践活动、体育、美术(或音乐)、美术)等课程。

中学开设综合性专题综合课程,主要包括思想品德、语文、数学、外语、科学(或物理、化学、生物)、历史与社会(或历史、地理)、体育与健康、艺术(或音乐、美术)、综合实践活动。

积极支持多地综合选课。 学校要尽力创造条件组织选修课。 义务教育阶段语文、美术、美术课需要加强写作教学。

高中教师的工作量为10-14节课/周。 高中语文、数学、英语每周10节课,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每周12节课,音乐、体育、艺术、工程综合技术、心理健康和信息技术每周14节课。 星期。

扩展信息

我国的高中教育体制仍在完善和改革之中。 从最初的全国各地统一,到文理科的兴起,多个省市获得了独立实施中学课程改革的会,合格的出版商有机会出版优质图书。 普及教材,打破了只有人民教育出版社教材的局面。 选修课的出现,给高中赋予了新的活力。

文科通常被认为是“文科和历史”的缩写,通常包括政治、地理和历史。 科学一般包括物理、化学和生物学,分别偏向于培养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的能力。

一些省区正在讨论是否要取消文理科。 职业中学强调生产技术和实际操作的教育,学制也为三年。 初中毕业生可通过入学考试或直接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