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

发布:2024-06-17 17:17:25 作者:圣季图


阶段 年级 课程目标 内容标准 小学阶段 一、二年级

  • 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和爱好。

  • 发展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 初步掌握基本的绘画、手工制作等技能。




  • 认识颜色、线条、形状等基本要素。

  • 学习简单的绘画、手工制作方法。

  • 能用绘画、手工制作等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

  • 初步了解绘画、雕塑、设计等艺术形式。


三、四年级

  • 进一步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和爱好。

  • 发展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鉴赏能力。

  • 提高学生的绘画、手工制作等技能水平。




  • 掌握更丰富的绘画、手工制作等技能。

  • 能用多种形式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

  • 初步了解中国传统绘画、书法、民间艺术等。


五、六年级

  • 培养学生对美术的热爱和终身学习的意识。

  • 发展学生的艺术创造能力和艺术实践能力。

  • 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化素养。




  • 掌握较为复杂的绘画、手工制作等技能。

  • 能独立完成艺术创作,并进行简单的艺术评论。

  • 了解世界美术史上的重要作品和流派。

  • 积极参与美术实践活动,并进行艺术作品的展示和交流。


初中阶段 七至九年级

  • 培养学生对美术的深厚兴趣和积极的学习态度。

  • 发展学生的艺术思维能力、艺术表现能力和艺术实践能力。

  • 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和文化素养。

  • 引导学生了解美术与社会、生活、文化的密切联系。




  • 掌握绘画、雕塑、设计等多种艺术形式的技能和技巧。

  • 能独立进行艺术创作,并进行深入的艺术探究和评论。

  • 了解不同时期、不同民族的美术风格和流派。

  • 积极参与美术实践活动,并进行艺术作品的展示和交流。

  • 关注当代美术发展趋势,并尝试运用美术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专业角度解读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
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是指导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美术教学的重要文件,其核心价值在于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和艺术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该标准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的兴趣和经验,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自主探究。
强调“过程性”和“体验性”的学习,鼓励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并不断提升艺术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
强调美术与生活、文化的密切联系,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美、创造美,并用艺术的眼光去观察和理解世界。
重视传统文化,引导学生了解中国传统美术,并传承和发展民族文化。
注重艺术与科技的融合,鼓励学生运用新技术、新材料进行艺术创作。
总而言之,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旨在培养具有良好审美情趣、艺术素养和创造能力的合格公民,为学生未来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