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课程 > 正文

课程的本质是什么

  • 课程
  • 2024-05-03 23:33:22
  • 4216

I、课程的本质
课堂教学是教师有目的地、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实现有效学习的活动过程。 不同的教学理念会产生不同的教学活动和不同的学习效果。 在我看来,只要强调课堂教学的本质是教师组织学生学习、学习任务适应学生、教师服务学生,那就水到渠成。 强调这一点的目的是为了让我们对学校教育和课程教学的现状有一个清晰的估计,以便在设计课堂教学方案时能够更多地考察和了解学生的实际需要和兴趣,并能够更加客观、冷静地分析学生的实际反应和教学效果。 只有这样,教学计划才能建立在更加现实的基础上。
强调课堂教学的本质是组织学生学习,有必要进一步明确什么是学习。 按照通常的理解,学习是一个人通过经验或实践所实现的一种相对永久性的身心变化。 这意味着学习主要是一种体验,是一种身心活动的过程。 任何经历或活动都离不开环境的影响,必须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进行。 因此,所有的学习都是情境性的。 新课程方案要求教师根据学习活动的这一特点,考虑过程和方法、教学环境的设计、活动的设计。 但所谓环境除了具有物理意义外,还具有心理意义。 同样的实物展示、同样的教室布局,对于一个喜欢并受到同学和老师喜爱的学生来说,与另一个喜欢它的学生来说是不同的。 享受它一个与班级格格不入或非常关心评的学生会有完全不同的看法和完全不同的心理体验。 从这个角度来看,也可以说“环境由心灵创造”,虽然教师提供和创造了相同或相似的物理环境,但结果是学生遇到了不同的心理环境。
要实现有效的学习,教师应兼顾这两类环境,努力创造适合每个学生的环境。 此时,课堂教学将从统一走向分散,从教材走向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从讲授走向引导学习和回答问题,这是一种新型的课堂教学。 当然,这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新型课堂教学并不是全新的。 在民主氛围浓厚的传统课堂上,也时常出现这样的情况:有时老师按照预先设计的问题解决问题,但有两个A.聪明的学生不接受,提出了意想不到的解决方案。 其他同学都惊慌失措,有的反对,一边写信向同学们提问,全班同学(包括老师)才松了一口气,又回到了“正常”的学习过程。 但正是在这种非凡的状态下,师生们充满激情和兴奋,进入积极思考的状态,真正实现有效学习。 因此,要强调课堂教学的本质是学生的学习活动,就必须将教师从对学生和学习者的“权威”和“知识代表”的地位中抽离出来。 教师作为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应该关注每个学生的认知活动和情感体验,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活动,而不是把正确传递或展示知识作为首要责任。
设计以促进有效学习为目标的课堂,关键是要从以学习材料为中心转向以促进学生发展为中心,全面认识学生的发展机制。
II、博比特课程开发理论的基本内容

博比特课程开发理论的基本内容是:教育的本质;课程开发方法——活动分析。

美国著名教育学者F.博比特是科学课程开发理论的创始人和先驱。 他于1918年出版了《课程》,将课程描述为一门独立的课程。 这个领域与教育领域不同。

Bobbit的原理如下:

1.教育的本质是为成人生活做准备,是促进儿童活动和经验发展的过程。 教育意味着生产。

2.课程的本质是一系列活动,儿童和青少年在这些活动中为理想的成年生活以及从中获得的经历做好准备。

3.学校教育课程的目标应侧重于那些无法在社会生活中自然获得而必须通过学校教育获得的经验。

有必要比较这两次经验,分析并实现课程目标。

4.课程开发方法——活动分析是将人类活动分析成不同的、具体的行为单元的过程和方法

5.课程开发包括对人的经验的分析、对具体活动或具体工作的分析、课程目标的获取、课程目标的选择和教育计划的制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