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程教育

如何理解小学课程的整体性

课程 2024-07-01 13:47:19 浏览:6614 分享
还可以输入1000字

全部回答(1)

最佳回答

2、 1、强调内容的整合。 世界具有整体性,世界的不同构成——个人、社会、自然是彼此交融的有机整体,文化作为世界的一部分,也具有整体性,文化的不同构成——科学、艺术、道德也是彼此交融的。 人的个性具有整体性,个性发展不是不同学科知识杂烩的结果,而是通过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而不断探究世界与自我的结果。

5、 新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之下,将小学按1—2年级、3—4年级、5—6年级划分为三个学段。 体现了课程的整体性与阶段性。 各阶段的不同有以下几点:1、心理发展特点不同:低年级段的小学生,心理特征带有明显的形象性、具体性、无意性,尚不具备抽象性、随意性。 活泼好动,喜欢表现自我。

4、 1、整体性。 各级各类的课程目标是相互关联的,而不是彼此孤立的。 2、阶段性。 课程目标是一个多层次和全方位的系统,如小学课程目标、初中课程目标、高中课程目标。 3、持续性。 高年级课程目标是低年级课程目标的延续和深化。 4、层次性。 课程目标可以逐步分解为总目标和从属目标。 5、递进性。

1、 数学课程教学中,实现教学目标的设定,需要明确整体性与阶段性。 其中,整体性是指数学知识结构的总体框架,涉及到从小学到高中甚至大学不同层次的数学内容,在课程设计时需要将这些内容融合起来,形成体系。

3、 结构化的课程中的整体性可以从两方面理解:一是结构性课程体系是综合了学科发展、社会和学习者诸多要求而构成的课程体系,其形成的过程也是它自身整体性不断增加的过程;二是对于学习者而言,接受结构化知识系统的训练,最终使自身的素质结构呈现整体性。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