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课程 > 正文

2003年历史课程标准

  • 课程
  • 2024-04-25 03:34:42
  • 9507

总体目标
培养学生的历史素养,使其具备:
历史意识:理解历史意义、时间观念、证据意识
史学思辨:批判性分析历史信息,构建历史解释
文化理解:认识不同历史文化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
社会责任感:认识历史与现实社会的关系,承担社会责任
课程内容
分为初中和高中两个学段,涵盖:
初中
中国古代史
中国近代史
世界近代史
世界现代史
高中
中国历史纲要(选修)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选修)
世界历史纲要(选修)
历史学探究(选修)
课程特点
1. 以人为本
关注人的历史活动和历史命运,展现历史发展的规律和趋势。
2. 结构优化
调整了内容组织结构,突出主线和重点,体现历史发展脉络。
3. 注重探究
倡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历史学习,通过探究活动培养历史思维能力。
4. 加强实践
强调历史学习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
5. 突出价值导向
坚持正确的历史观,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价值观和世界观。
影响
2003 年历史课程标准对我国历史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主要体现在:
促进了历史教育改革和创新。
培养了学生的综合素养,增强了对历史和社会的理解。
促进了历史科学研究的发展。
后续发展
2003 年历史课程标准不断完善和调整。 2011 年,新一轮课程改革启动,出台了《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 年版)》。 新课程标准延续了 2003 年课程标准的基本精神,但在内容、结构和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了优化和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