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论文 > 正文

论文读书笔记参考2000字

  • 论文
  • 2024-06-10 23:00:05
  • 9773
1、学术论文读后感范文2000字春去秋来,时光飞逝。 我两年半的研究生学业随着这篇硕士论文即将结束,我也没有什么不同,因为我体验到了所获得的丰富知识。 深感又一年别离的失落,最远的是东西流,何时才能相见?回首过去的时光,母校温暖的爱、导师的恩情、同学的兄弟情一一浮现在我的眼前,让我哽咽得说不出话来。
我的导师陆教授在我研究生期间一直十分关心我的教学,对我论文写作期间的一切工作都格外关注,并为我顺利完成硕士论文提出了许多宝贵的建议。 你做到了。 。 能讲道、教书、解惑的人,也称为良师。 老师的教诲久未传授,人难不惑。 有老师是多么难得啊!我有一位导师是多么幸运啊!但人生没有不散的筵席。 我无奈,只能深深地接受老师的教诲。
母校经济系的老师们也以其严谨的学术精神、广博的知识和师风,在论文修改过程中提供了很多帮助和指导。 毫无疑问,这篇论文的完成,凝聚了老师们的智慧和心血。 谨此向各位老师致以最深的谢意并祝愿他们幸福安康。
研究生的朋友和同学给我的生活带来了很多欢乐,在我论文的写作过程中提供了无数的帮助,让我能够微笑着前进两年多。 我的生活变得更加满足和幸福。 我想我不会轻易和他们分开。 就算分手了,最后我们还是会在一起。 互相看着对方,微笑。 对你和我都有好处。
最后,向在百忙之中审稿并给予我宝贵意见的老师们表示诚挚的谢意!由于理论基础还浅,针对本文的不足之处,还请老师和同学们多多指教。
文献及学术论文读后感想(精选2篇)(扩充4)
——学术论文格式3介绍 2、要读书的体会(2000字)的论文从《读书杂志》看社会史之争(二)历史随笔
《中国社会史之争》册页的热闹场面
摘自朱陶书信,社会历史争论开始强烈。
首先,1931年5月1日,《读书杂志》第一卷第二期发表了《中国社会分析》一文。
朱伯康(1907-),浙江温岭人,上海劳动大学经济系四年级学生。 后留学德国,解放后任复旦大学经济系教授。
朱伯康首先提出了社会形态联结的五步公式。 他说:“任何正常社会的发展阶段总是这样的:原始共产主义社会、旧奴隶社会、中世纪封建社会、现代资本主义社会和未来社会主义社会。 中国社会的发展大体是一样的。 所以。 ”这段话值得关注。 首先,它与斯大林后来指定的“五种形式论”是一致的。 其次,他在肯定历史发展规律的普遍性的前提下阐述了中国问题。 第三,从当时的讨论来看,明确提出五式论点,在“新思潮”派之外是罕见的。 因此,朱伯康的这段话可以说是众多社会史争论文本中简洁而有力的一篇。 从消极的角度看,五相论后来成为统一天下的根本教条,朱伯康被认为是五相论的先驱之一。
但朱伯康并不认为当时的中国是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 他认为中国社会的特点是杂糅在一起:自然经济、商品经济和金融资本并存,带有封建意味的政治割据,官僚与士大夫地位的纠葛,宗法家族制度。 在权力的支配下广泛存在。 这些特征的混合使中国社会成为“殖民过程中的前资本主义社会”。
这是典型的陶溪圣派观点。 这种观点包含两个要素:一是“殖民化”,对应“帝国主义”;二是“前资本主义”,对应“封建主义”。
从第一个要素看,“帝国主义是中国最主要的经济统治者,在帝国主义的重重限制和压迫下,中国的民族工业不可能蓬勃发展,只有在不独立、不独立的条件下才能发展”作为一个殖民地,经济从根本上受到了动摇。 ”即“殖民化”是帝国主义统治和压迫的结果,同时又是摆脱这种统治和压迫的前提。
从第二个要素来说,“殖民化”之所以如此。 前资本主义”之所以称为“前阶段”,是因为它伴随着封建残余势力。 这两种对立力量相互联系,使社会过渡形成帝国主义侵略势力,这是中国社会的两个特征。 从这两个特征出发,我们要解决的任务就是“前阶段”。 中国革命的论点自然而然地衍生出来,那就是“中国革命从根本上来说是反帝的、民族主义的民族革命。 同时,中国的革命必须是反封建的。 反封建。 ”封建革命必须在民权领导下实现。 然而,革命的真正目的是推翻经济组织,即改变经济基础。 因此,中国革命必须实现因此,中国革命实际上是关系民族、民权、民生的民族革命,其目的是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的双重压迫,实现国际地位的平等。 政治地位和经济地位,当然是中国国民党。 ”br/>
这显然是正宗的左派国民党的立场和观点。 这个建议正是中国国民党所要达到的革命目标。 大革命时期国共合作,也是这一时期国共至少在舞台上达成的共识。 大革命失败后,朱伯康仍然坚持自己当时的主张,并试图进行理论阐述,为其提供理论依据。 从时间上来说,这是一个较晚的理论。 从起源来看,可以看出,陶希圣集团实际上起源于国民党左翼,而不是右翼。 从与中共的提议比较来看,它与“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主张相当一致。
朱启华与陶希圣的书信往来以及朱伯康文章的发表,也拉开了社会史论战的帷幕。 真正引发这场争论并将其推向高潮的是《中国社会史之争》专辑的发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