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课程 > 正文

语文课程标准2017核心素养

  • 课程
  • 2024-04-18 16:45:16
  • 8957

语文课程的核心素养是指学生通过语文学习和实践,所应当具备的思想品质、能力和学习态度。 2017年版语文课程标准的核心素养体系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语言建构与运用
识字与写字:掌握汉字的字形、字音、字义,正确规范地书面表达。
阅读:理解并欣赏文学和非文学文本,获取信息和思想。
习作:表达思想感情,记叙、说明、议论、应用等文体写作。
口语交际:在不同情境下进行有效沟通,倾听、表达、辩论。
思维发展与提升
逻辑思维:通过语言文字进行分析、推理、概括、综合等思维活动。
形象思维:通过语言文字进行想象、联想,形成生动具体的表象。
创造性思维:运用语言文字进行新颖独特的构思和表述。
文化传承与理解
文化自信:认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豪感和民族认同感。
文化理解:理解不同文化的表现形式和价值观念,促进文化交流与融合。
文化传承: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审美鉴赏与创造
文学鉴赏:欣赏文学作品的语言、意境、结构和主题。
艺术鉴赏:欣赏书法、绘画、音乐等艺术作品,领悟其审美价值。
创造表现:通过语言文字、绘画、手工艺等方式进行艺术创作。
学习兴趣与习惯
学习兴趣:主动探究、发现和解决语文学习中的问题,乐于学习语文。
学习习惯: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写作习惯、口语交际习惯和学习方法。
信息素养:有效获取、处理、运用信息,促进学习与生活。
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求
核心素养的培养应贯穿于语文课程的学习和实践中,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有效的方法和多元评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强调以下要求:
整体性:培养学生各方面素养的协调发展。
综合性:通过多种学习内容和情境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实践性:着眼于学生在真实语境中的运用和表现。
创新性:鼓励学生创造性地运用语言文字解决问题。
终身性: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和文化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