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程教育

新课程标准还要写三维目标吗

课程 2024-06-23 18:25:00 浏览:5384 分享
还可以输入1000字

全部回答(1)

最佳回答

1、如何理解新课程标准中的三维目标?

新课程标准的教学目标分为三类: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主要包括人类生存所必需的核心知识和基础学科知识;基本能力——获取、收集、处理和利用信息的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

2.过程和方法目标:主要包括人类生存所必需的过程和方法。 过程——指反应灵敏的学习环境以及沟通和体验。 方法——包括基本学习方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和具体学习方法(发现学习、小组学习、交际学习……)。

3.情感态度和价值目标:情感不仅指学习兴趣和学习责任,更重要的是乐观的生活态度、求实的科学态度、宽容的生活态度。

价值观不仅强调个人的价值,更强调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既强调科学价值,又强调科学价值与人文价值的统一;不仅强调人的价值,而且强调人的价值与自然的价值统一,从而使学生在心中树立真、善、美的价值追求,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延伸资料:

新课程倡导课堂教学要实现多维度目标:知识与能力、过程以及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知识和能力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 教与学都是通过知识和能力来体现的。 知识和能力是传统教学的合理核心,是教师应该继承传统教学的东西。

过程和方法既是课堂教学的目标之一,也是课堂教学的操作系统。 新课程提倡学与教过程的体验和方法的选择,是基于知识和能力目标的教学目标的进一步发展。

情感、态度、价值观不仅是课堂教学的目标之一,也是课堂教学的动力系统。 新课程倡导学与教的情感体验、态度形成、价值表达,是基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目标的教学目标的深度拓展。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不能只顾一件事而失去另一件事,而应努力实现多维度目标的融合。

参考来源:百度百科-三维目标

参考来源:百度百科-教学目标

2、为什么要提出语文新课程的"三维"目标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态度和情感价值观是新课程的三维目标。 新课程的“立体目标”是指学生的全面发展,注重学生的能力。 立体目标在品德、智力、审美等方面的成长,体现了课程的基本理念,体现了课程培养素质教育的基本方法,体现了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的客观规律。 个性和终身发展。
知识和技能目标与我们之前的课程密切相关。 教学上没有太大区别。 上课的目的之一就是在培养学生能力的同时,向学生传授人类文明的结晶。 我个人认为,知识和技能并不是独立的,而是相辅相成的。 知识可以促进技能发展,技能可以帮助人们吸收、理解和掌握新知识。
我认为过程和方法维度目的应该更重要。 事实上,我们在传递知识的同时,总是获得过程和方法。 。 是的,有时候们说过程和方法可能比知识更重要,因为我们学到的知识是固定的知识,是人类文明的积累,它是过去的东西,是人们在发展过程中保存下来的文化遗产。 都经历过,这个总是与时俱进,知识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精力还是需要学习所有的知识,同时,不可能学习所有的知识,但是那就太好了如果你掌握了知识的过程和方法,你就会知道,所以,我们有时会说经历对于一个人的成长非常重要。
态度和价值观情感,这个维度是老师写教案的目标。 现实中教学起来很困难,感觉很尴尬。 学习知识的最终目的不就是改变人们对世界的认识吗?认识世界本质的问题是什么?这不仅仅是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