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 > 正文

地球科学的研究方法有何特点

  • 研究
  • 2024-06-13 20:00:25
  • 9855
1、地球物理方法的特点

地球物理方法尽管很多,但总体可以分为两大类,一是依据波在岩土介质中的传播特性,二是依据岩土物质的电性差异。

第一类方法包括弹性波和电磁波,弹性波包括激发能量高的人工地震波和能量很低的超声波;电磁波包括高频的雷达波和低频的瞬变电磁波。 超声波和高频电磁波穿透能力差,探测深度很有限。 地震和瞬变电磁穿透能力强,探测深度大。 无论哪种波,其传播速度是很快的,假定波在黄土中的传播速度为250m/s,时间误差为10μs时,将会造成2.5m的距离误差。 10μs是一瞬间,而2.5m的距离在工程上的意义却很重要。 采用的滑动面偏离实际滑动面2.5m以上,其稳定性计算结果和滑坡推力的误差将很大,应重新评价,治理设计方案也应做相应调整。 而滑坡体等岩土介质不均匀,波的传播速度也不是匀速的,对速度的估计不是很准确,计算模型作了高度概化。 因此这种基于时差的地球物理探测方法,在理论上误差达数米到十多米不奇怪,这远远超出了工程勘测上所要求的精度。 此外由于介质复杂,波在传播过程中产生了各种复杂的变化,外界的振动场和电磁场也会产生干扰,这导致许多测试资料难以做出合理的解译,同样的数据不同的人可能得出不同的结果。 总之,这种基于波的方法,适合于大尺度的地质体的探测,如断裂、油气层、含水层等,该类方法本身不适应滑面勘测的精度要求。

电法是依据岩土物质导电特性,几乎没有干扰因素,测试参数里面也没有时间因素,因此是最简单易行的方法。 电法主要有电测剖面和电测深法,二者结合起来就是高密度电法。 这些方法都是通过地表探测反映地下信息,其所反映的是某一深度范围内的综合信息,电法能很好反映某一深度范围内地质体的差别,但在确定其准确位置时,与波动方法有同样的问题,即很难达到工程上所要求的精度。

由此可见,任何一种地球物理方法在工程勘测中都起辅助作用,工程地质钻探仍然是核心技术。 如何将地球物理方法与工程地质钻探结合起来勘测滑动面,使前者更能发挥其作用,是我们研究的关键。

实际工程中,由于钻探工艺不成熟,钻孔中识别滑面也很困难。 而目前对钻孔的利用率较低,许多滑坡勘察的主要花费是钻探,但钻孔只用来取岩心,孔内测试很少做。 基于岩心鉴定,结合钻孔测试以探寻滑带位置,通过多种手段确定滑带,相互验证,对滑坡勘察有重要意义。

黄土滑坡的滑动面主要反映在土体结构的改变,其物质成分变化不大。 针对这一特点,我们对传统的电阻率法进行了适当改进,使之能在探槽和钻孔中探测各层土体的电阻值,以期根据土的电阻率异常差异特征来确定黄土滑坡滑面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