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课程 > 正文

校本课程的内容和意义

  • 课程
  • 2024-06-12 07:46:54
  • 3045

小学校本课程有:传统文化、节日习俗、生活中的数学、综合实践、科技、劳技等等。 20世纪70年代在英、美等发达国家,校本课程开始受到广泛重视。 开发校本课程,其意义不仅在于改变自上而下的长周期课程开发模式,使课程迅速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校本课程的四个突出特征:(1)实践性:校本课程大多属于实践性课程,而不属于学科类课程。 它不以系统知识为基本内容,也不以读书、听讲为主要学习方式,而是围绕学生需要研讨和解决的问题来组织具有多样性、动态性的课程资源,引导学生在调查研究、讨论探究等活动中进行生动活泼的学习。

校本课程是指由学校自主决定的课程,它的开发主体是教师,其相关内容如下:1、教师可以与专家合作,但不是专家编写教材,由教师使用。 教师开发课程的模式是实践—评估—开发,教师在实践中,对自己所面对的情景进行分析,对学生的需要做出评估,确定目标,选择与组织内容,决定实施与评价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