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课程 > 正文

初中历史课程标准2012年版本

  • 课程
  • 2024-04-15 05:42:32
  • 5501

课程性质与目标
初中历史课程是义务教育阶段的一门基础人文社会学科,以历史和社会发展为主要内容,旨在培养学生的历史素养,为其终身学习和发展奠定基础。
课程目标
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
正确理解和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认识历史和社会发展的规律性。
了解中国和世界历史的主要事件和人物,把握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
掌握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培养获取历史信息、分析历史问题和形成历史观点的能力。
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和价值观,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增强民族认同感和文化自信心。
关注现实生活中的历史问题,养成运用历史知识思考现实、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程内容
本课程共分为五部分:
中国古代史(上册):从原始社会到秦朝。
中国古代史(下册):从汉朝到明朝。
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册):从清末鸦片战争到辛亥革命。
中国近代现代史(下册):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到改革开放。
世界历史:涵盖世界古代、中世纪、近代、现代史。
课程评价
本课程评价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历史思维能力的发展和历史价值观的培养为重点,注重过程性和形成性评价。 评价方式包括:
课堂表现和作业
单元测验和期中考、期末考
小组合作和社会实践活动
实施建议
本课程实施应遵循以下原则:
以促进学生发展为核心,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注重历史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结合课堂教学和实践活动,促进学生历史素养的全面发展。
加强与其他学科的联系,为学生提供综合性学习环境。
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和学生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