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课程 > 正文

泰勒的课程目标理论

  • 课程
  • 2024-06-18 17:24:18
  • 9071

泰勒的目标课程理论是一种以明确的目标为导向的课程设计理论,它强调在课程设计中首先要明确学习目标,然后根据目标选择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估手段。 泰勒认为,课程设计必须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并能有效地促进学生达到预期的学习目标。

目标的设定


泰勒目标课程理论的核心是目标设定。 泰勒认为,课程设计的第一步就是要确定明确、具体的学习目标。 这些目标应该反映学生在课程结束后应该具备的知识、技能和态度。 目标的设定要遵循一定的原则,例如:目标要可衡量、可达成、有意义等等。

内容的选择


在确定了学习目标之后,接下来就要选择与目标相关的学习内容。 泰勒认为,学习内容的选择要基于目标,并要考虑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兴趣。 课程内容要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实现预期的学习目标。

教学方法的设计


泰勒目标课程理论认为,教学方法的设计要与学习目标和内容相匹配。 教师要选择有效的教学方法,以帮助学生掌握知识、技能和态度。 教学方法的选择要考虑学生的学习风格、学习环境和学习资源等因素。

评估的实施


评估是课程设计的重要环节,它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泰勒目标课程理论认为,评估要与学习目标相一致,并要采用多种评估方法,以全面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理论的应用


泰勒的目标课程理论在教育实践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教师可以根据该理论设计课程,制定教学计划,并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和评估手段。 通过应用该理论,教师可以提高课程的有效性和学生的学习效率。

理论的局限性


虽然泰勒的目标课程理论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但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例如,该理论过于强调目标的确定性,而忽略了学习过程的灵活性和创造性。 另外,该理论也可能导致过度注重知识传授,而忽略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

总结


泰勒的目标课程理论是一种重要的课程设计理论,它为课程设计提供了清晰的框架和指导原则。 教师在设计课程时,可以参考该理论,以确保课程的有效性和学生的学习目标的达成。 然而,教师也应该认识到该理论的局限性,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