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课程 > 正文

2017版科学课程标准电子版

  • 课程
  • 2024-06-18 18:46:25
  • 2854

一、课程目标
| 目标 | 内容 |
|---|---|
| 科学探究 | • 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
• 发展科学探究的能力,并能运用这些能力解决简单的科学问题。 |
| 科学知识 | • 了解基本的科学知识,形成基本的科学概念。
• 掌握科学知识的获取、整理、表达、运用方法。 |
| 科学态度 | • 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求知欲。
• 养成尊重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 发展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
| 科学、技术与社会 | • 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
• 认识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 具备一定的科学素养,能够参与社会事务的决策。 |
二、课程内容
| 学段 | 内容领域 | 具体内容 |
|---|---|---|
| 小学 | 物质科学 | 物质的特性、物质的变化、物质的分类、常见物质的性质和用途 |
| | 生命科学 | 生物的特征、生物的生长发育、生物的分类、常见的动物和植物 |
| | 地球与宇宙 |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地球的运动、地球上的水、天气现象 |
| | 技术与工程 | 简单的机械、简单的电路、简单的建筑 |
| | 科学探究 | 观察、实验、测量、解释、预测 |
| | 科学、技术与社会 | 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科技与生活、环保与可持续发展 |
| 初中 | 物质科学 | 物质的结构、物质的性质、物质的变化、化学反应 |
| | 生命科学 | 生物体的结构、生物体的功能、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生物的进化 |
| | 地球与宇宙 | 地球的内部结构、地球的外部环境、宇宙的起源和演化 |
| | 技术与工程 | 力与运动、能量与机械、电与磁 |
| | 科学探究 | 设计实验、分析数据、得出结论、表达与交流 |
| | 科学、技术与社会 | 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科技与安全、科技与伦理 |
| 高中 | 物质科学 | 物质的结构与性质、化学反应、化学平衡、溶液、电化学、有机化学 |
| | 生命科学 | 细胞、遗传、生物进化、生态系统、生物技术 |
| | 地球与宇宙 | 地球系统、地质作用、大气、海洋、生物圈、宇宙 |
| | 技术与工程 | 物理学原理的应用、材料科学、信息技术 |
| | 科学探究 | 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科学探究的评价 |
| | 科学、技术与社会 | 科学技术与经济发展、科技与社会进步、科技与人类未来 |
三、课程实施
| 方面 | 内容 |
|---|---|
| 教学方式 | 以探究为主,注重学生动手实践和自主学习。 |
| 评价方式 | 注重过程性评价,多元化评价。 |
| 教学资源 | 利用多种教学资源,如课本、网络、实验室、博物馆等。 |
四、专业角度分析
2017版科学课程标准电子版是基于新课标理念,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目标,强调科学探究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注重科学知识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并融合了STEAM教育的理念。
主要特点:
注重科学探究: 课程标准强调科学探究是学习科学的核心,鼓励学生通过观察、实验、测量、解释等方法探索科学问题。
强调实践能力: 鼓励学生动手实践,进行科学探究,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注重知识的应用: 课程标准强调科学知识的应用,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
融合STEAM教育: 将科学、技术、工程、艺术和数学等学科内容融合在一起,培养学生的跨学科学习能力。
重视科学素养: 课程标准强调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包括科学探究能力、科学知识、科学态度、科学、技术与社会等方面的素养。
对教师的影响:
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采用以探究为主的教学方式。
鼓励学生动手实践,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究。
利用多种教学资源,丰富课堂教学内容。
注重对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
对学生的意义:
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掌握基本的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
形成良好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素养。
增强对科学技术的理解和认识。
总而言之,2017版科学课程标准电子版是基于新课标理念,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目标,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